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网站首页
论坛首页
BBS
读报
关注
问政
摄影
摄影之家
原创
作文
搜索
搜索
每日签到
本版
用户
曲阿论坛
»
论坛首页
›
丹阳文化圈--特色频道
›
历史文化
›
延陵名人--南朝“赈灾英雄”徐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延陵名人--南朝“赈灾英雄”徐耕
[复制链接]
3389
|
0
|
2016-12-13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徐耕,
晋陵
郡延陵县人。从令史而被任为平原令。
元嘉
二十一年,发生了大旱灾,民众受到饥饿的威胁,徐耕到县里陈述灾荒的严重情况,说:“今年大旱,田地没有收成。民众饥饿,靠采摘拣拾活命。圣上哀怜关心,已经给予救济。但是饥荒历时巳久,困苦危急的人很多,米榖价格一天天上涨,而且没有地方去购买。现在正将经历春夏二季,来日方长,如果不稍稍给予救济,民众就再也不能活下去了。我不考虑自己平凡卑微,而敢担忧身外之事,正如《诗经鹿鸣》所说鹿有野草吃就呼唤同类一样,想到民众无食,怎能不使我内心痛苦?民众如能买到一些米,就能维持一天的生活,我打箅竭尽自己的储粮,在道义上做到有饭大家吃。现在捐献谷米一千斛,帮助官府赈济放贷。这地方连年歉收,今年尤其厉害,而晋陵郡内干枯特别严重。但晋陵虽然疲困,仍有富裕人家。依傍池岸的住户到处都是,他们的收成都有保证,在旱灾中损失不大,而历年储积的稻谷,都达到万斛之数。旱灾所带来的困敝,实际上是贫民受害,而温饱富裕的家庭,各自都有财物。我认为这些人家都应该捐献谷米,帮助官府,能够度过青黄不接的一段日子,对他们来说,损失很小,而救济的作用却很大。现今我斗胆激励自己,为劝赈带头,希望这仅是如同为大海掘一些水,为高山扬一把土。”
县里把他的义举报告朝廷。当时舆论把他比作是
汉武帝
时贡献一半家财支援边疆的
卜式
。朝廷下诏书予以表彰,并以县令的官职作为酬谢。
大明八年,东部地区因为干旱发生饥荒,东海海郡的严成、东莞郡的王道盖各自献出私谷五百斛资助官府救济灾民。
史书记载:徐耕
,晋陵延陵人也。自令史除平原令。元嘉二十一年,大旱民饥,耕诣县陈辞曰:“今年亢旱,禾稼不登。氓黎饥馁,采掇存命,圣上哀矜,已垂存拯。但馑罄来久,困殆者众,米谷转贵,籴索元所。方涉春夏,日月悠长,不有微救,永无济理。不惟凡琐,敢忧身外,《鹿鸣》之求,思同野草,气类之感,能不伤心。民籴得少米,资供朝夕。志欲自竭,义存分飧,今以千斛,助官赈贷。此境连年不熟,今岁尤甚,晋陵境特为偏祐。此郡虽弊,犹有富室,承陂之家,处处而是,并皆保熟,所失盖微。陈积之谷,皆有巨万,旱之所弊,实钟贫民,温富之家,各有财宝。谓此等并宜助官,得过俭月,所损至轻,所济甚重。今敢自励,为劝造之端。实愿掘水扬尘,崇益山海。”县为言上。当时议者以耕比汉卜式,诏书褒美,酬以县令。大明八年,东土饥旱,东海严成、东莞王道盖各以谷五百斛助官赈恤。
丹阳新闻网曲阿论坛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云曲简丹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摄影之家
佳缘影像摄影俱乐部
老年大学
书画赏析
诗词·楹联
收藏·拍卖
历史文化
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