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地宫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考古业蓬勃发展,为了对明清帝王陵有全面的了解,以及为研究明史提供佐证材料,郭沫若、吴晗等历史学家提出了发掘朱棣长陵的考古计划,但遭到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的坚决反对。 最终,采取了折中方案,试掘万历皇帝的定陵,为将来发掘长陵做准备。 就这样,定陵成为中国主动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墓。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坐落在北京西郊大峪山下,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费白银八百万两。 1956年5月定陵开始发掘,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耗时2年零2个月。定陵出土了大量万历皇帝及其皇后生前使用过的随身物品及后来的陪葬品,其出土文物之珍贵,位列明朝第一位。 
据说当时定陵被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陵墓里金碧辉煌,到处都是宝物,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堆积成山,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多宝物都被氧化变黑了,十分可惜。后来在运动中又被破坏了很大一部分,没有保存下来。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金银玉器保存了下来,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明朝帝王使用的东西,是多么尊贵奢华,巧夺天工。
|